高级搜索 标王直达
瓦楞纸  包装机械  包装机  印刷包装  打包机  PET  金属包装  食品包装机械  瓦楞纸箱  更多
 
当前位置: 首页 » 行情 » 包装机械行情 » 正文

安徽人民印刷的崛起之路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4-09-17  浏览次数:496

张家伟

    安徽印刷界,知道张家伟名字的不多,但知道“安徽省人民印刷厂建筑工程资料服务部”的大有人在。该服务部面对全省建筑业,从印到销一手承担,每年业务往来频繁,生意兴隆。带领这支队伍的,就是1955年出生的安徽省人民印刷有限公司法人代表张家伟。

  2月15日是个周六,逛街的人熙熙攘攘,而在省图书馆东一楼的“人民印刷厂建筑工程资料服务部”本部里,老张与同事们照例又辛勤工作了一整天。
  除建筑工程资料外,张家伟的团队还承接书刊和机关零件印刷。三足鼎立的产品结构,使得这个仅有25人的小厂实现了年销售收入稳步增长:2012年以794.90万元(不含税)创下历史新高。去年受建筑行业疲软影响,业绩虽有所下滑,但仍实现了670.13万元的销售收入。
  总结20年的印刷从业生涯,张家伟的自我评价是:“不算成功,也没有失败。”
  从定远到合肥创业
  张家伟是教师出身,教过语文和化学,亦曾在安徽省定远县工业局工作。经组织安排,他参与了县印刷厂的业务事项处置,就此和印刷结缘。
  因妥善、周到地安排《安徽审计》一刊在县印刷厂的印刷事项,所以1993年,当省审计厅决定将文印室改成印刷厂时,一纸“从天而降”的厂长任书将张家伟调至合肥,全家户口也随之迁来。张家伟白手起家,创办了省审计厅印刷厂(后更名为安徽省人民印刷厂)。这期间工厂开始承印建筑工程资料,并成为首批获得书刊印刷资质的企业,也因此打下了殷实的家底。
  2004年根据形势发展需要,人民印刷厂改制为同名的民营企业,正式走向市场。在结算清理完各种资产关系后,张家伟和妻子韦忠秀成了“人民印刷”的老板和老板娘。回顾这段往事,张家伟不无感慨:“私人办厂哪里是我们的初衷?我们只是随着改革开放的步伐走到了今天。从大处讲是为社会做贡献,从小处讲就是一种谋生的手段。”
  民营企业的灵活机制使公司上下的进取心和拼搏力得到了空前的加强,人民印刷厂就此驶入了发展的快车道,成功开拓合肥市固镇路6号新厂区,即是例证。这个地块原属于一家停产多年的国企,其为解决职工生活费欲出售厂房。张家伟闻讯后亲自出马,积极争取,在有关方面的协调下,收购方案得以顺利实施。人民印刷厂有了这个位于市中心、占地10亩的场地,满足了自己的生产需求,亦能出租多余厂房,关键是升值空间巨大,可为未来发展注入后劲。
  试想,如果张家伟还坐在原审计厅印刷厂的位置,岂能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治企感悟引深思
  张家伟远离吃喝玩乐,平素只喜欢读书和思考,这与他当教师的经历有关,也是其品味的体现。联系多年的印刷实践,他谈了两点体会,值得同业深思。
  人不在多而在精。人民印刷厂现有25名员工,包括张家伟夫妇在内,在安徽印刷界称得上人数最少的企业。人少却不误事,原因在于将强兵精。张家伟经常亲自在线值班,一部电脑玩得娴熟。以前,他还当驾驶员送货,这样的举动让客户觉得过意不去,执意不要他来,他才放弃此项差使。其爱人韦忠秀既负责财务税收,还兼管外地销售业务。骨干王键、张升则独当一面,前者承担印前、设计和客服一揽子服务,后者主抓生产、质检、物流兼对外联络。公司不设专职业务员,业务均由老客户介绍而来。
  正是凭借这支富有战斗力的团队,人民印刷厂才能既维持高效运转,防止人浮于事,又降低劳动力成本,避免用工难苦恼。
  运营机制以适应客户为原则。人民印刷厂采用自建和代建相结合的形式,建立了分布全省的销售网点。其中,设在省图书馆、新厂区及黄山市的三个服务部由公司直销,设在其他四个省辖市的服务部由当地代销。人民印刷厂对销售网络的重视和铺建,不仅在全省同业中罕见,而且为建筑单位提供了极大便利,同时也促进了自身销售收入的增长,可谓一举两得,深受客户好评。
  人民印刷厂长期实行周日单休制,目的也是为了方便客户。由于很多建筑单位为抢工期甚少周日休息,他们希望建工资料能随到随买。但现在,越来越多的建筑单位开始安排休息日,张家伟打算以变应变,调单休为双休。
  提升质量迎明天
  张家伟的质量意识起于定远。经他协调运作,县印刷厂所印的《安徽审计》精美程度几乎赶上了市里大厂的水平。到省城后,倍感竞争压力的张家伟更觉质量不可忽视,一再引导员工想质量、做质量,严把关、成习惯。
  长期、艰苦的质量管理,换来了客户高度、持久的信任。自上世纪90年代至今,以《工程竣工验收报告》为代表的300多种建筑工程资料,均由张家伟的团队独家印刷和销售。稳定的业务合作关系为人民印刷厂的崛起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众所周知,书刊印刷和机关零印业务最易风云变幻,但给张家伟团队发单的却都是回头客。其中,北京中国石化出版社的精装书《江苏油田年鉴》、江西上饶师范学院的《朱子学刊》、号称安徽第一刊的《安徽文学》、合肥市原市长郭万清主编的《城市发展报告》四种书刊是“回头客”中的代表,它们已经在人民印刷厂印制多年,2014年度又发来了订单。
  客户的信赖,无疑是对印刷品供应商质量水平的最大认可,但若长期没有质量获评奖项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有一年,人民印刷厂参加全省图书印制质量评比,仅因参评品种所在出版单位编辑有误而与“政府质量奖”失之交臂,后来因该评比不再举办,空白和遗憾无情地留到了今天。
  但张家伟并未气馁,依然厉兵秣马、苦练内功,准备参加今年省内或全国性的印制奖评比。他要用冲刺质量大赛的实际行动,迎接自己花甲之年的到来。张家伟说:“参加评比,主要目的不在于夺奖,而是为了找出不足、分析原因,以利再战。”
  (本文作者为安徽省印刷协会秘书长)

特别提示:本信息由相关企业自行提供,真实性未证实,仅供参考。请谨慎采用,风险自负。


[ 行情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0条 [查看全部]  相关评论

 
相关行情
推荐行情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网站章程 | 网站制度 | 首批重点电商平台 | 评选专题单页 | 荣誉证书 | 世界包装组织成员 | 招聘信息 | 联系方式 | 法律声明 | 网站地图
中国行业电子商务TOP100 | 中国商业网站100强 | 浙江电子商务10强 | 首批重点电子商务第三方平台 | 法律顾问
包装网竞价推广 | 广告服务 | 广告中心 | 客服中心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荣获2017年度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